助力武术入奥的推动者:陈初良

Column:Artists Time:2017-05-03


5909427babe30.jpg
勾斫山水沿传统   情怀书诗辟新路

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一宗,自魏晋萌发,经隋唐进入发展阶段,尤其是吴道子、李思训之后,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画风格。五代至北宋的荆浩、范宽也正是这一体系的承继者,他们与南宋的马远、夏圭等共同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中典格局。陈初良先生学养深厚,对中国传统绘画有全面、系统的传承与研究,由探索、临摹古画入手,循序渐进,笔耕不缀,其涉猎的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彰显了他对中国书画有着全面性的笔墨掌控。      

2.jpg
陆羽品茶图
68cm*68cm

陈初良先生的山水画恰是沿着中典格局的传统展开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笔墨风格。《米元章拜石图》、《东山高逸》、《松林隐钓》、《秋林逸致》、《登山临水》等代表作品,大多具有南宋马远、夏圭的面貌,而其所运用的大小斧劈皴兼勾斫之法,更明显的带有鲜明的“北宋”色彩。既有繁复周到的画法,也有删繁就简的尝试,偶尔巧妙地穿插着人物,使山水人物交融而不显空泛,山水组合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妙笔生花。这也是陈初良先生多年来一直坚持和不断完善的具有个性的风格面貌。



3.jpg

受雨石膚響
68cm*68cm

陈初良先生他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相映成趣”的境界,其书法继承“二王”一脉,于秦汉篆隶,亦下苦工,题款书法苍劲有典,绕具古风,使其题画诗别具风格,机杼叠出,文采斐然。如《云山瀑布图》题:怜君昔日在源头,一落千寻闹不休,意念凭谁说是真,艺坛创意不无因,到得前溪无一语,出山应悔脱清流”;如《仿古山水》题:“丹青越老越新奇,幸喜当年训有规,最是参知王李法,天全吾道早为痴”;如《戏擬米家山水》题:“拨湿云峦淡有无,衍流真气漫方壶,少时爱看山中雨,悟得元晖墨戏图”;如《与友人论画》题:“扬镳分道且孤行,异彩纷呈辩莫明,不入宋元堂奥里,如何大胆论丹青”。先生崇尚古风,曾自谓:“半生领得烟霞意,不薄时流爱古风。笔底痴情尤未尽,题诗题在野丛中。”半生领得烟霞意,就是对山水古风有了自己的感悟。但他又不拘泥于古法,主张再造新境,在品味传统的笔墨三味中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他孜孜以求的。

4.jpg

香雪高逸
68cm*68cm

精益笔墨融南北   寄游天地阔眼界

陈初良先生绘画作品的笔墨语言既有南派山水的秀丽又有北派山水的气势。在先生的眼中,笔墨即是一切,是起点也是核心,笔墨是根本,甚至超出了造型和章法之上。他画中的山川风物,屋宇舟岸,似乎远离现代人的视域,在风格的参取、笔墨的斟酌、图式的构造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宋元气息。先生深谙宋人重结构,元人则重笔墨,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画,亦不可匮缺内在的精神气息­­——书卷气。所以,我们看到:他画山,大多平正而厚重,宾主有序,山岚水光,浓雾轻云;他画树,大多枝繁叶茂,其间溪泉回环,路桥相衔;他画人,大多充满古意,或独钓寒江,或席地而坐,或山顶放怀。他画出的不仅是山水胜景,更是诗的境界,心灵的图景。古人所谓振衣千仞岗,满足万里流的精神于斯可见。

5.jpg
雲山無书意
68cm*68cm

陈初良先生的绘画作品具有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境界。他就绘画的内容而言,他打通了山水、人物、花鸟等门类的界限,只要面对自然,便能“临事制宜,从意适便”,信手拈

来,皆得理法。先生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真正奋画不缀的人,他出门总是背着一个可以装下大速写本的包,走到哪画到哪,从婀娜的少女、无邪的儿童,到动物园的珍禽猛兽,从大自然的花鸟鱼虫,到时鲜的蔬果世间万物,皆可入他的速写本。多年来啊,不管是旅途远行,还是朋友往来,繁杂喧嚣,丝毫不会影响到他的平静心态,他可以不受干扰,静坐一隅,凝神写生。只见他下笔迅急稳健,线条酣畅淋漓,柔中带刚,风情万种。所到之处,人来车往,风景名胜,奇山异石都尽收速写本中。眼界的开阔,必然带来作品的境界开阔。


6.jpg

雪溪情韵
180cm*96cm

扎根历史续文脉   融会贯通立新风

陈初良先生的绘画扎根传统,扎根民族,而他本身所具有的学识、修养、气质、品位,都透过一幅幅诗意的画面显露出来。中国画笔墨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同样需要有学养的艺术家去了解和掌握。先生深谙个中三昧,他画中的山水或叠嶂崇峦,而不觉其滞重;或遥吟荒沚,而不觉其寥简。其构图风格、笔墨运用无不带着深深的宋元传统情怀。

陈初良先生画的山水大多浑厚苍秀,其间溪涧回环,路桥相衔,主次分明,龙脉连绵,加上其别具一格的丛树,疏密浓淡,参差穿插,有极具天然之致,不啻是山水胜景,颇具历史的意境。


7.jpg

云林论道
68cm*68cm

陈初良先生画的的人物、花鸟画亦独具特色。先生早年从游于闽中画坛名宿陈子奋,以临摹名家名作植基,远挹宋元芳润,尤以元季大家为楷式,转益多师,所作人物承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陈洪绶、任伯年,诸圣妙绪,融汇贯通,其线条有圆劲,有方折,刚柔相济,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信笔勾勒,超凡脱俗。花鸟举凡春卉秋葩,沅芷湘兰,汀蓼石竹,间缀一二喧蜂蛱蝶,又复栩栩如生,入妙造微。




8.jpg

蓬莱醉乐图
陈初良绘画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传统中国画的程式与当代文人情怀融为一体,从而营建自己的程式。他撷取自然山水中的一个局部来抒发情怀,这种抒发是诗性的,是有迹可循的。他以自己的实践丰富和延续着传统中国画的文脉,让人们看到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具有历史文化沉淀的从容气度,以及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的博雅风范。

9.jpg

童年的回忆

10.jpg
陈初良,1944年出生于福州闽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画院专职画师。
陈初良从艺五十多年来,作品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型展览和国际大展并获奖;入选《全国名家书画集》、《中国名画家珍品选》等;代表作有《海岳雄峙》入选第八届全国展,《花草美人秋》入选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并入选《当代中国山水画集》,《郁郁乡情》获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闽山拱秀》入选澳门回归画展;出版有大型画册《陈初良画集》、《四季古诗》画册、《陈初良线描集》、《陈初良艺术研究》等个人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