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邵逸夫,那么你不会不知道“逸夫楼”吧,逸夫楼是什么?中国有多少逸夫楼?小编今天来为大家一一解答。逸夫楼是逸夫教学楼。为什么叫逸夫楼,因为是由慈善家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亚洲太平洋电影制片人联盟创始人邵逸夫的名字命名的,所有逸夫建筑都是由此人捐资建成的。逸夫楼是教学科研建筑,第一所逸夫楼是在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建成的。
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
逸夫楼密密麻麻的遍布中国,堪比收费站的规模令人震惊。
邵逸夫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向邵逸夫107岁的一生致敬,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事实上,邵氏电影、TVB、香港无线等均是邵逸夫的产业,因此香港出产的武侠片80%都与邵逸夫有关联。这位世纪老人不仅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更推动中华武术融入世界!
邵氏功夫片,这个大名许多人都是如雷贯耳,因为邵逸夫出品的功夫片数量足够多,质量足够上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个电影的时代。可以说没有邵氏电影,就没有今天香港电影在世界上的地位,香港电影届也就不可能发掘出后来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他们的功夫片都是延续了邵氏功夫片的血脉并且突破创新发扬光大了。
不看邵氏电影,不能说了解香港电影;不看邵氏电影,研究香港电影历史的朋友,研究也会出现断层。邵氏电影记载的不仅仅是它在香港最辉煌的10年历史(60年中代到70年代末),也是记录了香港电影50年发展史的一个方面。
邵氏功夫片的大师们
香港功夫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开拓者,又很多来自于邵氏。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功臣的名字——
导演:张彻、胡金铨、程刚、楚原、刘家良、刘家荣、鲍学礼、王羽、孙仲、午马、张曾泽、桂治洪、徐增宏等等。
武指:刘家良、韩英杰、唐佳等等。
演员:郑佩佩、王羽、姜大卫、狄龙、刘家辉、傅声、李修贤、王龙威、白彪、戚冠军、陈观泰、汪禹、谷峰、詹森、尔东升、岳华、宗华、刘永、鹿丰、罗烈、郑雷、杨志卿等等。
可以说邵氏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的功绩,而是在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集中了无数具有开创精神和天赋以及孜孜不倦的投资人、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幕后工作人员等,再赶上香港经济的腾飞,电影市场的繁荣,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至今堪称经典的好片子,时至今日,还在影响着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世界电影,众所周知对邵氏功夫最崇拜的就是昆廷达伦蒂诺,他的很多片子都有向邵氏致敬的影子。
邵氏top10
1. 大醉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际钝胎(1983)
4. 流星蝴蝶剑(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记茶楼(1974)
8. 倾城之恋(1984)
9. 大军阀(1972)*
10. 爱情的代价(1970)
邵逸夫,一个时代的传奇,而邵氏电影,也永远的铭刻在香港电影的史册里,熠熠生辉,就如张彻在《张彻回忆录·影评集》中所说,“邵逸夫在香港的电影史上很重要,香港的电影史可说由他改写!现在的电视史上也占重要篇幅”。
邵逸夫曾任香港红十字会会长一职长达26年
邵逸夫1977年起加入香港红十字会,出任会长一职长达26年,至今仍是纪录保持者。此外,邵逸夫在1989年曾与访港的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一起主持香港红十字会港岛总部的揭幕仪式,其后又捐出1.26亿元支助总部重建,是该会历来接获最大笔的个人捐款。
1985年到2014年,邵逸夫一直在做着一件事情,他捐资不只是简单的资助,更是关注教育事业。在小学、中学、大学、职业技术学校都有资助,有图书馆、文化艺术馆等,更加方便学生们的学习,也是为了中国有更多的人才,祖国的发展更繁荣。邵逸夫是每个人心里的慈善大英雄,也希望有更多像他这样一直为教育执着的人。
华东师范大学老图书馆——内地第一栋逸夫楼
上世纪90年代初,邵逸夫向当时的国家教委提出,希望在内地选择一所大学创办电视演员艺训班,吸收内地人才,进行培训后进入TVB工作两年。他的这一设想得到国家教委支持,考虑到地缘因素,在国家港澳台办的协助下,最终将这一合作点定在了邵逸夫先生曾经捐赠过的华工。1992年4月1日,华工举行邵逸夫科学馆奠基仪式和艺员培训中心成立暨首期艺员培训班开学典礼。国家教委、新华社香港分社、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广东省、广州市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了奠基仪式和开学典礼。
【盘点全国的“逸夫楼”】几乎每一个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
高校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大学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工业学院
中北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善美楼)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吉首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怀化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南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各地的逸夫楼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南通大学
扬州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泸州医学院
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第八中学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三峡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理工学院
福州大学
厦门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济南大学
鲁东大学
聊城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渭南师范学院
长安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安康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
皖西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皖南医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滁州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阳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宜春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九江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院
周口师院
洛阳大学
许昌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深圳大学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河池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赤峰学院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琼州学院
宁夏大学
不只是大学,邵逸夫对基础教育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
之前,很多人熟知逸夫楼和邵逸夫都是在高校的逸夫楼里,而事实上,邵逸夫先生的慈善捐助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据统计,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而根据另一份统计,中国高等院校包括本科和专科在内,只有一千五百余所,而一座院校拥有两个或者以上邵逸夫先生捐赠的项目少之又少,所以,6013个项目中,至少有超过4000个是投入在高等教育以外的领域,而基础教育领域的捐赠数目不可忽视。尽管,它们没有像高等教育的捐赠这样风光和名声,但是它对于中国教育的推动,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作用绝对是不可小觑的。
在福建省,“逸夫楼”一样遍布。1985年至今,福建省教育系统共接受香港邵氏基金会教育捐款20批次,建设的教育项目191个。
福建部分高校“逸夫楼”盘点:
厦门大学逸夫楼
厦大的“逸夫楼”即“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大楼,位于芙蓉湖西北面,由邵逸夫先生捐款500万港元兴建。该楼于1991年3月建成,共7层,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既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又是一座多功能的高级宾馆。
福建工程学院逸夫楼
据该校工作人员介绍,该校逸夫楼始建于2006年。
福建师范大学邵逸夫科学楼
师大邵逸夫科学楼即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2年开建,位于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校内,总建筑面积8021万平方米,是邵逸夫先生第14批捐款600万元兴建的。
福建农林大学逸夫图书馆
据该校工作人员介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图书馆即下安校区逸夫图书馆,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建筑面积26699m2,于2008年5月投入使用,功能为流通馆。
闽南师范大学逸夫图书馆
该校的“逸夫图书馆”获邵氏基金赠款500万港币,于2006年动工,2008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面积24000平方米,是漳州市规模最大、馆藏最多、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图书馆。
邵逸夫先生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一生辉煌而又荣耀。我相信邵先生这种善举这种为民族而不断奉献自己的精神在现在和将来肯定会如雨后春笋般传遍祖国乃至世界每一个角落。邵先生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将您的精神传承下去,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